软考-软件设计师: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知识-安全防范体系(物理环境、操作系统、网络的安全性、应用的安全性、管理的安全性) 作者:马育民 • 2025-04-27 16:47 • 阅读:10016 安全防范体系的层次划分: 1. **物理环境** 的安全性。包括通信线路、物理设备和机房的安全等。物理层的安全主要体现在通信线路的可靠性(线路备份、网管软件和传输介质)、软硬件设备的安全性(替换设备、拆卸设备、增加设备)、设备的备份、**防灾害能力**、防干扰能力、设备的运行环境(温度、湿度、烟尘)和不间断电源保障等。 2. **操作系统** 的安全性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 - 一是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带来的不安全因素,主要包括身份认证、访问控制和 **系统漏洞** 等; - 二是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问题; - 三是病毒对操作系统的威胁 3. **网络的安全性**。网络层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安全性,包括网络层 **身份认证**、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、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、远程接入的安全、域名系统的安全、路由系统的安全、**入侵检测** 的手段和网络设施防病毒等。 4. **应用的安全性**。由提供服务所采用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的安全性产生,包括Web服务、电子邮件系统和DNS等。此外,还包括病毒对系统的威胁。 5. **管理的安全性**。包括安全技术和设备的管理、安全管理 **制度**、部门与 **人员** 的组织规则等。管理的制度化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安全,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、明确的部门安全职责划分与合理的人员角色配置,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他层次的安全漏洞。 # 题 在网络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安全措施,其中( )是针对系统安全需求的措施。 A、设备防雷击 B、入侵检测 C、漏洞发现与补丁管理 D、流量控制 ### 答案 A:针对物理安全性 B:针对网络安全性 C:正确 D:针对网络安全性 原文出处:http://malaoshi.top/show_1GW11QN2PRih.html